4月1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周年建設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去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一年來,自貿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天我們邀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來介紹情況。今天是"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周年建設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一場。隨后,我們還將邀請楊凌和西咸相關負責同志來介紹情況。西安的情況已經在西安市政府新聞辦的發布會上作了介紹,有需要了解這方面信息的同志,請向他們咨詢。
下面,首先請翟主任介紹情況。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代表省自貿辦,就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一年來建設情況及階段性成果進行通報。
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支持下,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經過一年的改革建設,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明顯提升,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作用得以彰顯,較好發揮了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就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試點任務全面推進,差別化改革和創新案例培育取得初步成果
自去年4月揭牌以來,省自貿辦緊扣《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不斷完善省級、片區、功能區三級工作臺賬和責任清單,實行全程項目化、目標化、動態化管理。截至目前,《總體方案》明確的165項試點任務已全面啟動。其中實施"多證合一"綜合審批運行服務模式、簡化"資金池"管理等48項任務已基本完成,正在全面深化中。同時,對前兩批自貿試驗區123項改革試點經驗進行了復制推廣。在差別化改革中形成了77個具有一定系統集成特點的案例,經第三方評估,確定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34個,并分別分批報送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省工商局、西咸新區和楊凌示范區的"微信辦照"創新案例,受到李克強總理肯定,并被國務院作為典型經驗進行了通報表揚,并向全國推廣;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的經驗和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西安海關"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動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的做法,由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報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相關部委,并印發11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市人民政府借鑒。楊凌示范區開展農業全產業鏈的生產經營模式被商務部作為自貿試驗區創新亮點對外發布。
二、"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
213項省級管理事權下放(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制定了"陜西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方案","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全面推開。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自貿試驗區市場準入"多證合一、多項聯辦"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將"人民銀行開戶許可"納入聯辦事項,企業工商登記注冊實現"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全程電子化,辦結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省國稅局出臺關于支持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從推進"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等10個方面推進納稅服務便利化。加快推進國地稅電子稅務局融合,實現國地稅全業務、全流程的"一窗通辦"。強化稅銀信息互動,推進簽約銀行開展以"誠信納稅貸"為主的納稅信用貸款業務,助力誠信納稅企業發展。拓展移動辦稅、自主辦稅,開設雙語窗口,推動稅收服務創新。
充分利用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實現互聯共享。建立了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和"紅黑名單"管理制度。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建設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自貿試驗區監管信息互通互換,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風險管控體系,構建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信用協同監管和聯合獎懲機制。
三、投資貿易便利化快速提升
全面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外商投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負面清單之外的外商投資實行備案管理。加快推行“多評合一”“多圖聯審”“一口受理、并聯審批”等投資項目審批試點,審批時限大幅壓縮。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研究出臺系列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產業培育、產業扶持政策。借助重大涉外活動搭建交流平臺,組建專業隊伍,開展精準招商,策劃組織了一系列以自貿試驗區宣傳推介為主題的招商引資推介活動,有效引進境內外資金。
建立了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可為全省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流程一體化服務。不斷完善境外資產和人員安全風險防范應急保障機制,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執法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為企業對外投資提供全方位服務。
融合了我省"通絲路"、出口水果電子監管及質量追溯系統兩個特色應用服務功能的國家融合9個模塊標準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推進"貨站前移""艙單歸并"等24項監管服務措施,使通關效率提升30%以上。
四、金融服務創新步伐加快
積極推進金融制度創新,出臺36條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一系列措施,向自貿試驗區委托了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交易場所審批和監管事權。著力打造"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為市場主體在線提供人民幣跨境結算、報關報檢等10項"一站式服務"。研究制定《陜西自貿試驗區基金產品參與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參考指引》,支持自貿試驗區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基金產品參與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首只2億美元境外債券在香港成功發行。深化自貿試驗區征信體系建設,形成了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成立全國首家專注于資產證券化研究的社會團體法人研究院,為區內金融資產的交易、流轉、資源共享提供專業化服務平臺。將商業保理納入自貿試驗區"一口受理"范圍,引進了中核工業、京東金融等商業保理企業。截至2017年末,自貿試驗區內共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174家(其中法人機構6家,一級分行13家,二級分行3家),全省跨境人民幣結算達到339.23億元,省內外2686家企業、31家商業銀行的224個分支機構辦理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涉及境外銀行1589家,交易輻射109個國家和地區。
五、創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積極推進信息絲綢之路建設,設立我省首家省級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區,正在建設"絲路云"網上自貿綜合服務平臺、自貿產業園智慧園區,發起設立信息絲綢之路發展聯盟,啟動建設"絲路信息港"。積極培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主體,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圍繞我省重點產業領域,組織實施了80多項省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打造國際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平臺,聯合31個國家(地區)128所大學組成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搭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平臺,成功舉辦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國風?秦韻"為品牌的海外陜西文化周系列活動,全年組織演出團隊赴12個國家和地區的31個城市舉行演出49場,"文化陜西"對外新形象有力彰顯。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合作,成立絲路城市廣播電視媒體協作體,開播全國首家絲路頻道,實現在多媒體環境下多種傳播資源的融合,"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影響顯著提升。成立"絲綢之路"文物考古中心,持續開展"中亞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搭建旅游合作平臺,建立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導游員信息共享和動態化監管。擴大健康領域對外交流合作,開展人員培訓、互訪互學等交流合作。依托歐亞論壇、絲博會暨西洽會等展會平臺,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我省開展中醫藥交流合作、醫療體檢、健康旅游。
六、自貿試驗區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成立了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設立了自貿試驗區西安、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三個管委會,各功能區設立了工作辦公室。省級各有關部門也建立了協調工作機制。建立了省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和省自貿辦周例會制度,制定《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總結評估推廣工作制度》《自貿試驗區建設督促檢查工作機制》《自貿試驗區信息報送制度》《陜西自貿試驗區統計報表制度(試行)》等。聘請第三方機構對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進行制度創新評估和建設成效評估。組建了西安交通大學自貿研究院。
省政府頒布《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科技部、公安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和各省級有關部門先后出臺34個專項政策,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有力推動了相關試點任務的落實。立足建立和引進多元爭端解決機構和機制,加快籌建"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和法治創新示范區,積極探索投資仲裁、專業法院、商事調解、臨時仲裁、域外仲裁等制度創新舉措,先后在自貿試驗區內新設了知識產權專業法庭,與中國貿促會合作建設了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基本完成,保證了自貿試驗區工作的順利運行。
各位朋友,一年來,隨著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政策紅利的釋放,推動了營商環境的改善,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加之在境內外開展了一系列以自貿試驗區為主題的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吸引一批境內外企業落戶自貿試驗區。截至2018年3月底,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市場主體14811戶(占自貿試驗區揭牌前市場主體總數25558戶的58%),其中企業數12420戶(含外資企業164戶),新增注冊資本3478.05億元(含外資企業注冊資本9.56億美元),新增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企業306家。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陜西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1983.58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2714億元的73.1%,其中,進口757.21億元,占全省進口1019.53億元的74.3%,出口1226.37億元,占全省出口1694.47億元的72.4%。
各位朋友,以上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一年來總體建設情況,關于省自貿辦具體舉措及取得的成效,我們制作了專門材料,已經發至大家手中,請大家參閱。
謝謝大家!
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根據您剛才的介紹,我們看到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年來營商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吸引了一大批境內外企業落戶。今年陜西省把今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請問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對優化提升全省營商環境有哪些推動作用?
翟北秦:
國家實施自貿試驗區戰略,自貿試驗區是開放的先行先試區,陜西自貿試驗區首要的工作任務就是加快推進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政府職能轉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自貿試驗區的根本宗旨。
我從四個方面說明自貿試驗區建設對優化全省營商環境推動作用。
一是加快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將213項省級管理事項下放(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西安市在將103項市級管理事項下放(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的同時,相繼推出1542項“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工作,各功能區分別設立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專門機構,探索開啟“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的政府管理新模式,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推進營商環境優化。
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自貿試驗區市場準入“多證合一、多項聯辦”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將“人民銀行開戶許可”納入聯辦事項,企業工商登記注冊實現“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全程電子化,將原來最少得兩周以上注冊登記時間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楊凌片區將45項涉農林項目納入聯辦平臺,實現“七證合一、五十三項聯辦”。以“微信辦照”為代表的全程電子化登記改革已經在全省推廣。
三是構建高效便捷稅收服務體系。依托“一窗一人一機雙系統單POS”辦稅模式,實現國地稅全業務、全流程的“一窗通辦”。推進“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開通發票“網上申領、線下配送”平臺和開發微信辦稅、在線預約等掌上服務產品,降低了納稅人的時間成本,也減少了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填寫內容,國際港務區片區也把政府服務向企業聚集的商業社區前移,建立了自貿驛站。企業可在茶歇的時候到驛站辦理稅票。
四是加強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推進政府監管方式從注重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建立了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和“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實現互聯共享,將過去分散的各部門獨立的信息打通共享,便于監管。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建設政務服務平臺,目標實現一網通辦,推進自貿試驗區監管信息互通互換。
對標國際高標準,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是自貿試驗區持續推進的工作任務,營商環境的建設無止境、不停步。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翟北秦:
我從兩個方面回答。
一是在投資方面,重點是要深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將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實行備案制管理。 加快推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多評合一”“多圖聯審”投資項目審批試點,大大壓縮了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間。
走出去方面,我們建立了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制定《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既為走出去服務,也為走出去保障,提供一體化全流程服務,自貿試驗區也精心組織策劃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外商投資企業已達到164家,知名的有法國賽峰起落架維修項目落戶空港新城,高新區三星二期項目已經奠基,亞馬遜等一批知名的企業項目已經落戶浐灞。截至3月底,自貿試驗區新增的外商投資企業達到164家。
二是在貿易便利化方面,重點是要推進進出口貿易的監管模式創新。推進落實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以及檢驗檢疫無紙化改革,規范“一次申報、分步處置”作業流程,完善部門協作機制,改進通關風險管控措施。融合我省“通絲路”、出口水果電子監管及質量追溯系統兩個特色應用服務功能的國家標準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現在覆蓋達到40%以上,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推進“貨站前移”“艙單歸并”等24項監管服務措施,通關效率提升30%以上。推行“聯網監管+庫位管理+實時核注”監管制度改革,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及24小時通關,企業單項業務通關平均時間由原先的2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以內,節約時間30%—50%。探索“邊境抽檢、內陸核放”檢驗檢疫和“口岸直通查驗”新模式。創新稅收征管方式,實現了近60%的應稅報關單通過“自報自繳”模式繳稅,大大降低了外貿企業的經營成本。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占全省同期的比重達73.1%。
中新社記者:
我是中新社記者。陜西自貿試驗區如何創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翟北秦:
創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新模式,構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支點,這是國家賦予陜西自貿試驗區的一個重要的使命。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年來,從五個方面來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和人文合作。
一是創新科技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作用,通過“項目+平臺+人才”模式,集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端創新資源。積極推進信息絲綢之路建設,設立我省首家省級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區,建設“絲路云”網上自貿綜合服務平臺、自貿產業園智慧園區,發起設立信息絲綢之路發展聯盟,引導省內外網信領域人才、企業和項目在自貿試驗區布局,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和“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提供信息、科技和人才支撐。
二是創新教育合作機制。打造國際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平臺,聯合31個國家(地區)128所大學組成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這個聯盟是開放的,在不斷的擴大。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空間,聯合成立國際交通學院。也著手組建國際漢唐學院和中國書法學院,為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骨干奠定了基礎。引入“中譯語通”項目,搭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為人文交流提供了技術和語言方面的支撐。
三是創新文化交流合作機制。搭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平臺。借助西安文化貿易基地的優勢,建立“絲路匯”文化產品跨境電商平臺。打造“國風?秦韻”文化交流品牌。設立了“絲綢之路”文物考古中心,聯手打造智慧博物館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和歷史文化研究交流平臺。成立了絲路城市廣播電視協作體,開播全國首家絲路頻道,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四是創新旅游合作機制。建立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導游員信息共享,并納入省旅游監管執法信息平臺系統,實施動態化監管。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自貿試驗區設立旅游文化服務中心和合資旅行社。結合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特色,打造“旅游+研學”“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商業”“旅游+養生”等旅游產業新業態,不斷提升旅游服務水平。使大家能更便捷的享受到出入境的旅游服務。
五是創新醫療衛生合作機制。擴大健康領域對外交流合作,依托歐亞論壇、絲博會暨西洽會等展會平臺,舉辦首屆“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絲綢之路城市中醫發展論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9個城市代表團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我省開展中醫藥交流合作、醫療體檢、健康旅游,開展人員培訓、互訪互學等交流合作。持續開展援外醫療,完成馬拉維、蘇丹援外醫療工作,擴大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的影響力。
為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構建“一帶一路”支點提供陜西經驗,是陜西自貿試驗區重要工作,也感謝媒體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