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2016年,對于英國人而言,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場極為劇烈的社會變化。面對波詭云譎的世界格局,面對日益銳化的社會矛盾,英國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在傳統與未來之間苦苦掙扎,試圖為自身找到一個恰切的位置與角色。
脫歐公投,滑出了卡梅倫預期的政治軌道,也把英國提前推到了歷史命運的十字路口。基于歷史傳統與自身政治文化的優越感,主導英國的政治家們從來都沒有在心靈深處認可歐盟的未來。在他們眼里,海峽對岸的歐洲僅僅意味著廣闊的市場。但是,養尊處優的托利黨公子哥們畢竟沒有中下層人民生活的體驗,他們低估了民生問題的嚴峻局勢。在奧斯本雄心勃勃的經濟改革下,經濟數據相對變好了,可是人民卻跑了。直到今天,如何回應民眾的根本訴求,如何延續執政黨的政治生命,保守黨沒有拿出有效的方案。不過他們并不擔心,因為工黨的表現更糟糕。2016年脫歐公投最為重要的成果,就是將英國社會的結構性矛盾赤裸裸地展現在世界面前,并且不斷提醒大家,這些問題基本是無解的。
脫歐談判問題堆積如山,可是現政府根本沒有一套深思熟慮的應對策略,這種政治行事風格絕不是英國人習慣的,但是他們別無選擇。上個月,特蕾莎?梅在倫敦金融城發表演講,深情回顧了在現代文明的歷史進程中,英國人的自由貿易理念如何引領世界走向現代文明。然后,她話鋒一轉,大談英國完全有理由在當前世界文化的語境中,為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再次貢獻自己的思想,再次扮演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者??梢韵胂螅掠虡I精英們一定滿臉困惑與尷尬,那再次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理念是什么呢? 難道是反全球化與反自由貿易嗎?
可是,英國畢竟是一個國際經驗極為豐富的國家,它絕不甘愿接受日益邊緣化的歷史命運,正在試探性地進行著各種政治經濟領域的嘗試。亞洲是英國未來重點布局的核心區域。英國與中國頻繁互動,不僅帶頭加入亞投行,開啟中英關系“黃金時代”,更是宣稱要做“中國在西方世界最強支持者”。此外,英國政府積極建立與維護同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伙伴關系。誠然,亞洲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是吸引英國的重要原因,但在經濟利益驅動的背后是英國戰略布局的調整。由于亞太地區在整個全球格局中的重要性,抓住了亞洲的英國無疑為自己積累了重要的籌碼。英國依靠海外殖民歷史形成的文化優勢,在東南亞地區依然十分顯著。
在這個世界格局風雨飄搖的年代,丘吉爾三環外交思想中的某些要素正在被重新加以重視。英國極有可能構建基于英聯邦的最大程度的自由流通機制。除了亞洲,英國還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深受英國歷史文化影響的英語國家,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對英國而言,與其與危機重重的歐盟捆綁在一起,不如盡早在日益錯綜復雜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戰略空間。
由此可見,英國依然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充滿魅力的國家。與某些只懂得頤指氣使,慣行強權政治的國家相比,英國至少在以下方面是值得高度肯定的,這是一個有歷史感的國家,它懂得尊重現實的根本原則,并且它具有一種自我調適的變通能力。這種智慧不僅深深扎根于英國民族文化中的現實主義氣質,也完全表現在英國當前處理政治危機的現實語境之中。